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在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引起广泛共鸣。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底线体现的是质变量变规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这个临界值,也就是突破底线,就达到质变的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经常讲到“底线”两个字,就是不可跨越的临界线、临界点或临界域。底线和底线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底线是底线思维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告诉我们许多事物都存在不可跨越的底线。而底线思维则是一种系统的哲学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它不仅思考底线是什么、底线在哪里、跨越底线有什么危害,让我们心中有数,而且关注矛盾的转化过程,思考如何守住底线、远离底线,如何防患未然、掌握主动,如何化危机为契机、变挑战为机遇。因此,底线思维既坚持了两点论,又体现了矛盾论,还秉承了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维领域的生动运用。
我们常讲,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觉得,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思维方式上保持高度一致。思维跟不上,行动就慢半拍,工作就出偏差。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惯性思维,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至少坚守“五条底线”:
坚守“忠诚”的底线。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是军队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底线。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真正成为“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的坚决拥护者、忠实捍卫者和模范实践者。如果逾越这条底线,就会走向反面,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坚守“为民”的底线。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主席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跨越“为民”这条底线,我们党就会失去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坚守“法纪”的底线。党纪国法是高压线、警戒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犯。对党员干部而言,如果说遵守国家法律是基本义务,那么遵守党的纪律则是基本要求。任何党员,不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都必须严守党纪国法,既不能因为是普通党员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因为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就拒绝接受法纪约束,必须带头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当前,在反腐败、改作风的高压态势下,如果还有人政治上不清醒、廉洁上不自律,超越了底线,触犯了法纪,必然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坚守“公正”的底线。选人用人是否公平公正,是一个重要导向问题。习主席强调,各级要严格按原则、按政策、按规矩、按程序选用干部,坚持五湖四海、公平公正。在选人用人上,只要我们过好利益关,把政策摆出来,过好人情关,把原则亮出来,过好考评关,把标准硬起来,守住“公正”这条底线,就能树立事业取人的好导向,就能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如果“公正”这条底线被遗忘、被超越,凭关系、凭感情用干部,跑官要官、投机取巧的人得到提拔重用,那些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人却没有机会,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能量。
坚守“安全”的底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号角。习主席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个“稳”就是要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就是改什么要有严密的科学论证,怎么改也要有周全的实施方案。因此,在改革道路上,既要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又要牢牢掌控部队,坚决用党中央、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统一官兵思想和行动,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江南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