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的法国艺术家乔治·马修(1921-2012)在亚洲的首场大型同名回顾展览——“乔治·马修”,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作为“新巴黎画派”的关键人物,乔治·马修于1946年开创“抒情抽象主义画派”,成为这一流派坚定不移的倡导者,并跻身为数不多对纽约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欧洲画家之列。乔治·马修传奇性的公众绘画项目预示着行为艺术的兴起,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悄然推动着涂鸦作为城市语言的发展。
“乔治·马修”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4,摄影:shaunley
展览精选约80件作品呈现给公众,包括乔治·马修生前创作的多件超大尺幅画作及部分首次展出的画作,全面回顾了乔治·马修40多年的艺术实践,足见其高产的艺术生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图像语言。
乔治·马修1921年生于法国滨海布洛涅,1942年开始从事绘画创作,此前他在法国多所院校学习语言、文学、法律和哲学。他摆脱了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几何抽象,追求自由无拘的创作表达,采用一种重视形式而非内容、重视姿态而非意图的视觉语言。1947年,法国评论家让·何塞·马尔尚形容他的创作为“抒情抽象”,从而使乔治·马修成为这一美学风格的开创者。
此次展出的作品《向路易九世致敬》便基于红、白、黑三种色彩的协调融汇,同时揭示出马修对远东书法的早期兴趣。马修的作品以书法般的线条为特色,他经常使用长杆笔刷,并将颜料直接从管中涂抹到画布上。这些创作技法的即时性和执行的速度确保了定义其作品的自由。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认为马修是与他同时代的欧洲画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
乔治·马修,《向路易九世致敬》,1957,布面油画,图片提供:艺术家遗产与贝浩登
1956年,马修使用八百管颜料和一架移动便捷梯,在巴黎莎拉·伯恩哈特城市剧院现场创作了一幅长12米、宽4米的绘画;一年后,他又在日本东京仅用三天时间便完成了21幅画作和一件长达15米的纸本油画。历史档案展现了乔治·马修身着日式浴衣,头戴钵卷,全神贯注地于公众面前作画的情景。
对马修而言,绘画意味着节奏,江南体育平台如同音乐的即兴创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马修克服了对直线的厌恶,将几何元素融入画作,拓展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一时期的某些画作类似于乐谱,线条变化丰富,为他的抒情表达提供了更具建筑感的基础。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另一些作品,如《波利比奥斯》(1970年)、《扎伊斯》(1970年)和《卡默利纳II》(1978年)则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图像语言,其浓稠的轮廓、元素彼此分离的形式预示了涂鸦美学的渐强。
2012年马修逝世,他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不限于绘画领域,还是位“斜杠青年”,包括教授、翻译、公共关系主管、作家和理论家,甚至参与许多文化活动,致力于推动艺术与公众的互动。他提倡将艺术纳入法国国家教育体系,并为城市建筑规划做出突出贡献,曾设计旅游海报、电视标识、国家邮票、餐盘、挂毯、奖章和发行量超过6亿枚的10法郎硬币。
本次展览中,乔治·马修委员会总监爱德华·隆巴德为展览撰写了章节文字,展览结尾,一条22分钟的访谈视频也将加深观众对艺术家的理解。